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7〕1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皖教基〔2017〕6号)和《关于全市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合教〔2017〕103号)等文件精神,依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切实保障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合法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权利,努力构建基本均衡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庐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义务教育学校招生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坚持以区为主,由区教体局统一组织实施,对招生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我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均能按时入学;确保智力、听力语言、视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按政策接受义务教育;确保随迁子女等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
(一)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原则
1.“单校划片”原则。适龄儿童少年按划定的学区入学,不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或测试。
2.“两个一致”原则。适龄儿童少年户籍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一致并单独立户;适龄儿童少年户籍地址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房产证地址一致。
(三)公办初中招生
1.报名条件。凡符合“两个一致”原则的辖区小学毕业生,经区招生办审核认可后,可以在我区报名升学。
2.报名时间、地点和手续。
在区属小学就读的毕业生,由各小学携带毕业生登记表、学籍卡,于6月19日-23日到区招生办办理集体报名手续。补报名时间:6月29日。
在外区、外地就读且符合“两个一致”原则的小学毕业生,愿意回我区升学的,持小学毕业证书(或学校就读证明)、学籍表(需学校盖章)、房产证(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户口簿和1张一寸免冠彩照,于6月26日-27日到区招生办(地点:合瓦路170号合肥市第三十六中学内)办理报名手续。补报名时间:7月3日。
3.分配办法。通过报名的学生分配到学区内的中学。
4.发放通知书。8月1日-5日,各初中学校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
(五)特长生招生
经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合肥42中、45中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其中,42中招收田径、游泳类体育特长生及器乐类艺术特长生;45中招收乒乓球、篮球、足球、排球、棋类体育特长生及声乐、器乐、绘画类艺术特长生。
艺术类特长生报名条件(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报名,需提供等级证书或获奖证书):
1.取得专业音乐考级机构颁发的器乐八级(含八级)以上证书。
2.小学阶段在市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艺术比赛、展演活动中个人项目、集体项目获一等奖及以上。
体育类特长生报名条件:在小学阶段获得由省(或市)教育行政部门、省(或市)体育局主办的棋类(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乒乓球、游泳、田径比赛甲级、乙级队男女组单项等个人项目,篮球、足球、排球集体项目省级前六名、市级前三名(需提供获奖证书)。
体育、艺术类特长生招生办法由区招生委员会制定,各招生学校遵照执行。招收比例按相关文件执行。未经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招收特长生,已经招收特长生的学校要逐年减少招生计划。各招收特长生的学校不得对学生进行学科类内容的考试或测试。
(六)其他群体入学
1.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凡符合“两个一致”原则且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经家长申请,由学区内学校接收随班就读。盲童、聋哑儿童少年及不具备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智障儿童到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就读。
2.随迁子女入学。继续执行市教育局《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保障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通知》(合教〔2010〕111号),切实保障符合政策条件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7月8日由区招办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公布接收随迁子女学校名单,并统筹安排入学。对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学做到“两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安排至公办学校就读,百分之百享受本行政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同等义务教育政策。区招生办设立报名点,7月12日—16日集中受理随迁子女就读申请,补报名时间:7月26日-28日。随迁子女报名需提供以下材料:
(1)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户口簿和身份证。
(2)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我区的居住证,其中一方需在我区持证连续居住1年以上(含1年)。
(3)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我市经商或务工证明:经商企业人员出示营业执照;务工人员出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合法的劳动合同。
(4)除上述三项证明材料外,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需出具儿童出生证、预防接种证(须经疫苗接种单位查验盖章)。非起始年级学生,应出具原就读学校盖章的学籍表。
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到距居住地相对就近的报名点学校办理材料审核、报名登记手续。报名点:19中、36中、逍遥津小学金都华庭校区、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五一小学、四河小学、钢铁新村小学、跃进小学、大杨中心小学。
3.港澳台胞、侨居人员及外籍人士子女入学。华侨、华人、港澳台胞人员子女和外籍人士子女由区民族宗教和外事侨务局(港澳台办)出具证明,由区招生办统筹安排入学。
4.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子女入学。根据中共合肥市委组织部、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合肥市引进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子女接受基础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合教〔2014〕367号)执行。
5.政策性照顾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凡符合市教育局《关于全市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合教〔2017〕103号)中政策性照顾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凭相关材料,享受本区适龄儿童少年同等义务教育入学政策。
(1)适龄儿童少年父母中一方户口不在我区,本人户籍随另一方在本行政区内房产所在地,并实际居住。
(2)适龄儿童少年父母离异,本人户籍随法定监护人在本行政区内房产所在地,并实际居住。
(3)适龄儿童少年父母均为现役军人(含武警)或公派出国人员,本人户籍随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本行政区内房产所在地,并实际居住。
(4)在我市的现役军人(含武警)子女,在本行政区内实际居住。
(5)烈士子女。
小学招生由招生学校直接审验;初中招生由区招生办统一审验,并根据区内各中学学额情况统一分配。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政府分管区长为组长,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为副组长和成员的庐阳区2017年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简称区招生委员会,咨询电话:65699982、65551770—8800)。区招生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招生工作监督小组,其中招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教体局。各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招生工作,在区招生委员会统一领导下进行。各幼儿园、中小学要明确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维护招生政策的严肃性,坚持阳光招生,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同时对招生形势和问题要提前研判,主动化解,维护招生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二)规范招生行为。严禁公办中小学跨行政区招生,原则上公办小学不得招收择校生,公办初中择校生招生人数不超过招生总额的4%。根据省教育厅及市政府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消除大班额年度细化目标,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要达到标准班额要求。严格实行“阳光分班”,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或测试,不得分任何形式的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和特色班。任何单位和学校不得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费用。
(三)强化监督管理。招生工作纳入对学校和校长的考核。凡发生违规招生行为的,对公办学校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对民办学校记入过程性计分管理,并与年检、奖补资金挂钩,情节严重的将取消当年招生资格,或不予年审,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按照省、市关于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提高学籍管理信息化水平。2017年秋季新生信息采集录入工作,于9月15日前完成,由区教体局审核后报市教育局。
(四)优化教育服务。各幼儿园、中小学要强化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热情、耐心、细致地做好家长的咨询和服务工作。要充分利用报纸、网站、微信等新媒体,不断提高招生政策的社会知晓度。通过设置招生咨询台、公布招生咨询电话等多种渠道,让家长和社会充分了解招生政策和招生程序,增强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并加大对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政策、新优质学校创建成果和庐阳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效的宣传,引导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同时继续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试点举办幼儿园周托班,对幼儿实行每周一至周五寄宿服务,更好地适应合肥市现代化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服务。
附件:
2.庐阳区2017年各中学学区界定
3.庐阳区2017年初中特长生招生项目
5.庐阳区2017年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时间安排表
附件2:庐阳区2017年各中学学区界定
5.合肥市第45中学六安路校区
(1)环城西路以东,长江中路以北,花园街、阜阳路以西,阜南路以南。
(2)环城西路以东,环城南路以北,桐城路以西,长江中路以南。
6.合肥市第45中学橡树湾校区
(1)北二环路以南,颍上路以西,临泉路以北,四里河河道以东。
(2)北一环路以北,界首路以西,四里河路以东,临泉路以南。
7.合肥市第45中学森林城校区
(1)四里河路以西,沿河路以北,北二环路以南,绿杨路以东。
(2)北二环路以南,四里河路以东,临泉路以北,四里河河道以西。
附件3:庐阳区2017年初中特长生招生项目
序号 |
学 校 |
项 目 |
2 |
合肥市第45中学 六安路校区 |
体育(棋类、乒乓球、篮球) |
艺术(声乐、器乐、绘画) |
||
合肥市第45中学 橡树湾校区 |
体育(篮球、排球、足球) |
|
艺术(声乐、器乐、绘画) |
||
合肥市第45中学 森林城校区 |
体育(篮球、排球、足球) |
|
艺术(声乐、器乐、绘画) |
附件5:庐阳区2017年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时间安排表
日 期 |
工 作 安 排 |
6月7日前 |
上报市教育局招生方案和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方案 |
6月9日前 |
召开招生工作会议,公布招生方案 |
6月10日—6月11日 |
辖区内民办学校招生报名 |
6月22日前 |
辖区内民办学校招生完成 |
6月19日— 6月23日 |
区属小学毕业生升初中集体报名 |
6月26日— 6月27日 |
外区外地小学就读学生回本区升初中报名 |
6月29日 |
区属小学毕业生升初中补报名 |
7月1日 — 7月2日 |
区属公办小学入学报名 |
7月2日前 |
幼儿园报名 |
7月3日 |
外区外地小学就读学生回本区升初中补报名 |
7月6日 |
区属公办小学补报名 |
7月8日 |
公布接收随迁子女学校名单 |
7月12日— 7月16日 |
全区随迁子女入学报名 |
7月26日— 7月28日 |
全区随迁子女入学补报名 |
9月15日前 |
完成新生信息采集录入和审核,并报市教育局 |
9月30日前 |
上报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