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资讯 > 班级新闻

23级06班:少年映初心 文化传承我先行——八(6)中队向日葵小队赴安徽省博物院开展志愿讲解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0 11:04信息来源:班级 作者:23级06班李厚骏 阅读次数: 字体:【    】
     2025年7月20日,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橡树湾校区八(6)中队向日葵小队的7名少年走进安徽省博物院,化身小小文化使者,开展守护历史记忆,传递徽风皖韵暑期志愿服务。队员们以热情的微笑和专业的讲解,为游客打开一扇了解安徽灿烂文明的窗口。


岗前培训:从参观者到讲述者
     下午1时30分,队员们身着统一校服,在博物院社教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岗前培训。通过观看文物纪录片、学习讲解技巧、模拟互动演练,队员们迅速掌握了安徽史前文明、楚汉遗珍、徽州古建等展厅的重点知识。原来凌家滩玉器上的纹路是五千年前古人的天文观测记录!队员董礼昊在笔记中写下惊叹。
                            

展厅服务:让文物活起来

      2时30分,队员们分组上岗。在安徽文明史展厅,队员洪安琪手持扩音器,向游客生动介绍铸客大鼎的传奇故事:这件战国青铜器重400公斤,鼎足上的饕餮纹其实是古人用来沟通天神的密码……稚嫩却自信的讲解引得游客频频鼓掌。
      在互动体验区,队员梁伟琪和汪馨玥引导游客尝试虚拟修复青铜器电子屏游戏。叔叔,您拖动碎片拼合时,要注意纹饰的连续性哦!两位小老师的耐心指导让不少家庭游客直呼涨知识。
                               

暖心瞬间:志愿服务的温度

      服务过程中,队员们展现出超越年龄的细心。在徽州古建展厅,队员发现一位坐着轮椅的老奶奶无法观看二楼展柜,立即用平板电脑调出高清文物图片为她逐一讲解;队员何靖琪则主动为外国游客提供英文版导览手册,并用简单英语介绍文房四宝的独特魅力。
                               

感悟成长: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发芽

      以前觉得文物是玻璃柜里的老古董,今天才发现它们承载着祖先的智慧,队员梁思礼在分享会上感慨,家长志愿者李女士表示:孩子们为准备讲解查阅了大量资料,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比成绩更珍贵。
                               
      这个夏天,少年们与千年文物相遇,碰撞出文明传承的火花。队员们用行动证明:历史不仅需要被珍藏,更需要被生动讲述;文化自信的种子,正通过少年之声播撒向更广阔的天地。撰写:梁思礼
                                                           初审:李厚骏
                                                           复审:葛平平
                                                           终审:吕德军
                                                           编辑:宋蓓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